武汉国灸

行业资讯

灸后出现口干舌燥、头晕头痛、五心烦热…注意这些就好了

  • 更新时间:2016-06-03
  • 阅读次数:2510

灸后上火  

很多患者反应:艾灸后出现了口干、牙龈肿痛、腹胀、头晕、五心烦热等情况,不知如何是好?

首先请大家不要惊慌,艾灸后常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,这属于正邪交战的表现,是正常现象不用过多担心!(特殊情况除外)

艾灸上火是因为体内病邪盘踞,於堵了阳气通行的经络,而阳气得不到疏导和传输,就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,我们要做的是——坚持艾灸,祛除病邪,疏导阳气。

为什么艾灸也能去火

上火其实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,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、口角糜烂、尿黄、牙痛、咽喉痛等。在夏季炎热时节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。

人体“阴阳”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,元气逐渐充足了,“阴阳”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,该升的就自然会升,该降的就自然会降,也就是说,等寒邪被驱除以后,“上火”的症状就自然会消失。

艾火通过穴位的作用,激发了真元的功能,真元又借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,一旦寒邪被驱净,真元就会恢复“藏而不泄”的功能,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,根本就不会出现继续上火或发烧的情况(对物体越加热,物体的温度就会越高,这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),而人体则不然,如果寒邪已去,发热的状况就会自动消除。

灸后“上火”症状大盘点

1、心火

夏季多发!分虚实两种,虚火表现为低热、盗汗、心烦、口干等;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、牙龈肿痛、口干、小便短赤、心烦易怒等。

2、肺火

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、痰中带血、咽疼音哑、潮热盗汗等。

3、胃火

分虚实两种,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、饮食量少、便秘、腹胀、舌红、少苔;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、口干口苦、大便干硬、舌苔黄腻。

4、肝火

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“肝火大”。其实,一般俗称为“肝火大”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:口干舌燥、口苦、口臭、头痛、头晕、眼干、睡眠不稳定、身体闷热、舌苔增厚等。

5、肾火

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、耳鸣耳聋、发脱齿摇、睡眠不安、五心烦热、形体消瘦、腰腿酸痛等。

艾灸后上火的应对措施

一、最简单的去火方法→大椎处刮痧

如果你艾灸上火了,不妨在大椎处刮痧,可以起到去火的作用。

操作方法:在大椎涂上精油,用刮痧板在大椎处自上而下刮拭直至出痧。

二、施灸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

1、补中益气,引火下行

艾灸上火后,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,然后灸足三里或涌泉引火下行。

2、灸前多喝温水

最好是取麦冬、熟地各约15g煮水,灸之前喝100毫升。

3、注意饮食

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,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。

2F新闻中心News Ce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