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夏是指夏秋交界的季节,一般认为是阴历6月,阳历七八月。中医认为,长夏属土,而脾也属土, 与脾相应,因此长夏最宜养脾。而湿则是长夏的主气。在这段时间,阳热至盛,氤氲熏蒸,水气升 腾,潮湿充斥,是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时节。 脾的特性之一就是喜燥恶湿,故湿邪易伤脾胃。湿邪困脾,则脾的健运失职而湿浊内生。湿邪伤人, 易阻遏气机,使气机升降失常,清阳不升,最易出现“沉重”的症状,在上则头重如裹;在中则胸脘胀 满、胃纳不香;在经络则周身困重,四肢、关节酸痛沉重。因此,长夏保健,当先健脾以袪湿,可 选择艾灸脾俞穴。 脾俞穴具有健脾益气、和胃止痛、袪湿化浊的功效。刺激脾俞穴,可以提升脾脏的功能,起到健脾 益气的作用,使脾运化水湿功能正常,将身体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,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,化为 汗液和尿液排泄出体外,令湿浊消散,诸症解除。 脾有运化水谷的功能,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刺激脾俞穴,能起到健脾和胃、理 气止痛之效,治疗脾失健运、胃气失和所致的腹胀、纳呆、呕吐、泄泻、黄疸等病症。此外,中医 认为,脾有统血的作用,刺激脾俞穴,能起到“裹血,温五脏”的作用,治疗脾气虚弱,统摄失常所 致的出血症,如尿血、崩漏、紫癜等。 长夏养脾艾灸操作方法: 1、灸法:患者全身放松,坐位或卧位。中国灸贴敷于穴位上方,一般每次灸4小时,两侧交替进行 。每周灸治2~3次。 2、按摩法:患者取舒适卧位,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患者的脾俞穴上,逐渐用力下压,按而揉 之,使患处产生酸、麻、胀、重的感觉。再用擦法,即来回摩擦穴位,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深透,以 皮肤潮红为度。如此反复操作5~10分钟,每日或隔日1次。 |
长夏艾灸养生推荐穴位及操作方法
- 更新时间:2016-08-10
- 阅读次数:2344